
4月10日,在衡山县长江镇石桥铺社区的田间地头,机器轰鸣,一位年轻的农机操作手正驾驶抛秧机穿梭于田间,一株株秧苗从抛秧机上依次落入田中,不到十分钟就完成了一亩田的抛栽任务。
这位年轻的农机操作手叫曹颜意,一位“00”后种粮大户,一个逐梦田野的“新农人”。曹颜意告诉记者:“国家正在大力发展农业,我的家乡也在大力号召有志青年返乡创业。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,我也想利用自身所学助力家乡的农业发展,同时也成就自己的创业梦。”
从小在农村长大的“00后”曹颜意认为,随着农业走向机械化、现代化,年轻人种田有很大优势。“之前种田是需要大量的人工,现在机械化能够很轻松完成几百亩田地的种植,能够让我腾出时间去学习管理模式和农业方面的技术。”曹颜意说。目前,他已购置有抛秧机3台、拖拉机2台、收割机1台。而且,他通过自学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这些农机的操作方法,基本实现了水稻种植机械化。
尽管自小在农村长大,对种田并不陌生,但要论整田、浸种、催芽等实际操作,这对缺乏实践经验的曹颜意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。每次遇到问题,他都积极向父母和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农技人员请教,并踊跃参加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的各类种植技术培训班。通过虚心学习和实践,现在曹颜意对于田间地头的农业知识“张口就来”,已逐渐从“农业小白”蜕变成一名经验丰富的“新农人”。
在当地镇政府、村委会和父母的支持帮助下,目前曹颜意已在衡山县长江镇石桥铺社区、宋桥村和金富村共计流转土地400余亩。在今年的早稻面积申报中,他申报了双季稻种植280余亩,一跃成为当地的“种粮大户”。
“为了进一步增强农业生产队伍,我们通过走访、宣传相关政策,号召有志青年返乡创业。目前,长江镇已有种粮大户48户,其中去年年底新发展‘00后’返乡创业大户两户,为我们长江镇的农业生产队伍注入了新鲜力量。下一步,我们会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、跟踪服务,有序推进早稻种植,全力以赴为农业增产、农民增收打基础、开好头。”衡山县长江镇党委委员、副镇长苏锐说。
农业现代化需要懂技术、会创新的年轻人。“我自己是学计算机方面专业的,我也希望以后能够通过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现代化农业相结合,实现无人驾驶操控飞机撒药、抛秧犁田全自动化。”曹颜意说起了自己的下一步打算。同时,他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加入“新农人”的队伍,为国家粮食安全生产贡献青春力量。
责编:王棋
一审:廖晶
二审:文峰
三审:杨平
来源:衡山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衡山县纪念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”书画展开展
衡山法院:巡回审判普法“零距离”
衡山县占道施工规范管理工作培训会议召开
衡山探索基层矛盾纠纷调处新方法 首批13名“乡村和事佬”受聘上岗
国网衡山县供电公司:改迁路中间电线杆 市民出行更方便
衡山:80万斤冬枣“抢鲜”上市
惟益·泉蓉书苑举行第十二届公益夏令营汇报演出
戴新贤主持召开县委十一届第102次常委会会议
下载APP
分享到